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监狱工作来说,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已由‘传统安全’向‘总体国家安全’延伸,由‘大墙内’向‘大墙外’延伸,由‘线下’向‘线上’延伸,因此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系统思维来抓好监狱安全治理。”近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东晟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未成年犯管教所二大门门口,民警曾义对每一名外来人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与此同时旁边的手机安检门、X光安检机也正在对所有进入监管区的物品进行逐一筛查。曾义说:“今年以来,上海监狱全面推行‘机场式’安检、‘徒手式’进监,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迭代升级。”
在宝山监狱,今年以来,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措施得以创新推广,监管安全风险预警防范能力有效提升。该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杨俊懿告诉记者,今年罪犯严重违纪率持续下降,尤其是第三季度同比下降近60%,监管秩序持续向好。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处处长王伟华说,去年以来,上海法治监狱建设如火如荼,《法治监狱建设“108+48”指标体系》的出炉实现了法治建设工作的可衡量、可测评,尤其是其中的监狱权责清单、罪犯权利和义务清单等,极大提升了安全治理的精准性与规范化。
在提篮桥监狱二监区的“正心工作室”,民警胡鹏正在使用狱内暴力风险专项评估工具对一名罪犯进行评估;在青浦监狱的爱生艺术美术工坊、爱生农业园,多名罪犯正在学习海派玉雕、大棚种植等技术……
青浦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强告诉记者:“‘改造人’是监狱的中心任务,我们通过深耕评管矫一体化,全面建成评估矫治中心对罪犯危险性进行评估;同时全面推动认知行为疗法项目化、大众化、普及化,努力提升整体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上海监狱系统充分认识到数字赋能是新时期监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一大批诸如“减刑假释一体化协同办案平台”“罪犯新收信息平台”“服刑人员‘申活通’平台”“人工智能辅助校验减刑假释系统”等应用成果如雨后春笋,极大提升了监管安全和工作效能。
“下一步,上海监狱系统要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在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明监狱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以高效能安全治理推进监狱高质量发展。”王东晟说。